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基本概况 >

我所始终坚持以引领茶学学科发展、解决茶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积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近年来组建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态栽培、病虫害防控、茶叶加工与深加工等10个团队开展科研创新,高水平科技支撑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尖兵”“领雁”计划等科研项目上百项,牵头承担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全国科技协作攻关,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近年来我所发表SCI/EI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29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2个,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省部院级奖励成果10多项次,其中“茶叶中农药残留及污染物管控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夏秋茶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白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主要科研进展如下: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收集保存了全世界3700多份各类茶组植物,建成了国家茶树种质圃,保存的茶树种质资源种类和遗传多样性居世界之最。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TeaGVD) ,整合了全球茶树基因组信息,有7000多万的基因组变异位点、1229份茶树资源的基因型数据。制订了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系列技术标准,发掘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了儿茶素、咖啡碱、苦茶碱、茶氨酸、花青素等重要品质关键基因。

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完成‘龙井43’全基因组测序及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组装,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茶树耐贫瘠、抗寒性、抗病性和抗虫性的的分子调控机理。开发出儿茶素、咖啡碱等性状的功能标记,设计研发了茶树全基因组SNP芯片,构建了茶树病毒VIGS载体,建立了诱导率>95%的稳定愈伤组织诱导体系,初步建立了茶树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了‘中茶’‘中黄’‘中白’等20多个良种并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选育的‘中茶141’‘中茶142’等40多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研究。构建以有机肥、茶树专用肥、土壤酸化改良剂等为配方的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6套,推广应用50多万亩,技术使用区内化肥减施48%,土壤质量和环境状况改善明显;开发出茶园害虫性诱剂、窄波LED杀虫灯、黄红双色诱虫板等绿色防控产品12个,建立了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广应用36万多亩,技术使用区内农药减施达70%以上,显著提升了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茶叶品质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解析了茶树养分吸收利用与品质成分代谢生物学机制,揭示了氮磷养分对类黄酮、氨基酸和脂质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明确了储藏氮素形成机制、再利用特性和对早春茶品质的贡献;揭示了绿茶等主要茶类品种香气全组分组成,鉴定出关键嗅感化合物,阐明了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机理;揭示了白茶滋味品质的关键化学物质,明确了其形成机理。

茶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工夫红茶精准化自动化加工技术和栗香绿茶定向化加工技术,产品品质得到提高、效益增加明显;创建了夏秋茶回甘转化技术,推动了食品工业用茶产业发展;发明了茶汁高质化定向提取技术,突破高品质速溶茶制造技术瓶颈,创制出热溶高香、冷溶原味等高品质速溶茶,实现了速溶茶(浓缩汁)高值化、个性化和不同场景的终端化应用;发明儿茶素自乳化技术,获得分布均匀的儿茶素微乳粒,开发了系列含茶化妆品、牙膏等日用品。

茶叶质量安全研究。建立了茶园农药安全选用技术,水溶性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检出率由60%下降至30%以下;提出了茶叶中蒽醌污染源控制技术,蒽醌通报次数占比从53%下降到21%;开发了基于三维微流控纸芯片茶多酚、农药残留速测技术,解决了茶叶特征成分、农药残留检不快的技术难题;研制了基于新型纳米金等新材料的重金属、外源糖、农药残留等可视化检测新技术,实现了茶叶中重金属、非法添加外源糖可视化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