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7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在河南信阳召开“十四五”聘期考评会议,全面总结体系“十四五”工作成效,谋划“十五五”重点任务。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李秀杰、信阳市副市长汪明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体系“十四五”聘期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现任首席科学家王新超,以及全体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70余位专家参会。
会议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十四五”期间成功培育适宜机械化采摘、功能性成分富集及抗逆性强的茶树新品种119个,占全国同期新品种总量的1/3。“中茶108”(连续3年)等4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28个品种列入省级主导品种推广。创新研发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春虫秋防等155项关键技术,5项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71项纳入省级主推技术,为茶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园管理机、智能采茶机器人、茶叶在线检测装备等54台(套)新装备,特别是名优茶智能采茶机的成功研发,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开发特殊膳食食品、功能性食品等79个深加工产品,构建了多元化产品体系。体系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已在主产茶区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绿茶、红茶、黄茶以及新茉莉花茶等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大幅提升了产业经济效益。
王新超强调,体系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支撑茶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聚焦产业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