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所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 “茶园害虫与天敌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技术” 经过三年的实施,超额完成了各项性能指标,于2003年12月19日在杭州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植保总站、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和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专家参加的成果鉴定。
该项目针对当前我国茶叶生产情况,首次定性定量地研究了自然状态茶园、人工调控茶园、常规生产茶园中天敌与主要害虫互作机理,圆满地从植保角度解释了我国有机茶园多由山林中自然状态茶园转换而来,人工调控下的平原和丘陵茶园也可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茶叶。对我国多种类型茶园群落多样性稳定性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较好地评价群落稳定性的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较全面地比较了多种环境中和茶树品种上全国性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差异,为叶蝉的调节控制提供了依据。组建了以茶园合理间作,组合使用淹没式释放病毒制剂、引种定殖虫生真菌、协调配合化学防治为主要内容的虫害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天赐茶业有限公司、兰溪茶场等、以及皖南宣郎广茶区53100亩的茶园中进行了应用,建立了有机茶基地1个,新增产值1500万元,新增利税480万元,年增收节支总额270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对优化茶园环境,增进自然控制虫害能力,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同类研究中达国内领先地位。建议该成果在浙江省等主要茶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