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委托,院科技管理局组织专家,于7月14日在北京对我所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圃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保存”项目进行了验收。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家董玉琛等7人组成验收专家组。专家组听取了项目主持人江用文研究员所做的执行情况总结报告,认真审核了相关技术资料,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经过认真讨论,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并部分超额完成了合同任务,并以全优票通过了项目验收。
我所是项目承担单位,全国有32家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圃依托单位和239名种质资源科技人员参加,项目取得的重要进展如下:
⒈完成了776份种质资源收集和入圃保存工作,其中引进国外资源183份,抢救性新收集野生、濒危资源353份。
⒉完成了2149份种质资源的基本性状观测、1212份品质鉴定、642份抗病虫性鉴定和382份抗逆性鉴定。已筛选出一批具有优异和特异性状的种质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⒊完成2114份种质资源编目。建立了种质资源数据库,并将32个圃的38757份资源保存名录、2010份特性评价数据和642份图像数据录入了数据库。
⒋向全国246个科研、教育、生产等单位提供种质资源5726份次,为国家“973”、“863”等项目实施提供了材料,选育出一批优异新品种(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⒌完成了6663份衰老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制订了《种质资源管理细则》,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种质资源圃管理,改善了种质资源圃的保存条件,保证了圃内种质资源的安全、正常生长。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多年生及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工作的长期稳定支持,进一步加强国内野生、濒危资源的收集以及国外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