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简报» 正文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17年度年终总结暨考评会召开
作者:李书魁      来源: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发布日期:2018-02-01     点击:      【字号:    

1月30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17年度年终总结暨考评会议在杭州召开。全国农技中心经作处冷杨副处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福建、陕西、云南等茶叶主产省农业厅行政主管部门、推广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各省茶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30位岗位专家和30个试验站的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

全国农技中心经作处冷杨副处长在讲话中对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自成立以来,在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在茶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体系一贯高度支持和积极参加农业部茶业方面的各项工作,很好地发挥了智囊团的参谋作用,是农业部茶业工作坚实的技术支持。接着,冷杨副处长对2018年农业部茶业方面的工作重点作了介绍,他概括为“四三三一”,即:继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老茶园改造试点、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机制试点4项试改工作;实施茶叶特色优势区创建、果菜茶绿色高质高效县创建、建设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项创建工作;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果菜茶绿色发展会议、承办第23届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会议3项重要会议;提出并积极推进设立“国际饮茶日”的1个倡议。

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汇报了体系年度工作进展,他从对产业的支撑情况、合同任务完成情况、扶贫工作情况、体系组织管理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2017年体系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随后,各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分别进行了述职汇报。

2017年,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并在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等方面取得诸多新突破和新亮点:研制成功遥控全电动智能采茶机、低地隙茶园施肥机(螺旋颗粒肥施肥机、螺旋有机肥施肥机)等茶园机械,推动了茶叶机械化生产;

创新提出适应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要求的“内环式”茶园栽培新模式,在湖北恩施市、利川市、鹤峰县、宣恩县等地建立示范基地2500亩;

设计开发的茶叶专用肥被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列入《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茶园施用推荐用肥,被全国主要产茶区茶农使用,施用3652吨,应用面积7.3万亩。集成灰茶尺蠖性诱剂田间使用技术、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数字化黄板等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在浙江、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西、福建等地茶区推广2.7万多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在浙江绍兴、福建周宁、重庆巴南等地,全年化学农药减施50%~60%,茶叶产量与常规防治区相仿,且农残达国家标准,促进了茶产业绿色发展;在广东、福建、云南、陕西、四川、湖南、河南、贵州、江西等省推广茶树新品种17个,推广面积超过9.8万亩;

优化低氟黑毛茶加工技术、低氟青砖茶压制工艺,提升边销茶的品质,满足内蒙、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消费需求。开发了水玲珑柠檬红茶、苦荞绿茶、玫瑰红茶4种拼配袋泡花草茶,研制2个茶食品和1个茶饲料添加剂配方,实现了茶业提质增效;

对中高收入群体的茶叶认知与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茶叶市场营销建议;完成了茶叶产业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数据库(论文、专利、成果)等24个数据库的数据收集与更新。

体系在支撑茶产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先后为农业部相关部门提供《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我国最宜茶叶生产基地布局规划》《2017年全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全球茶叶市场分析与推广工作组报告》等报告和建议,为云南、陕西、广东等地方政府制定茶产业政策和规划。此外,体系还重点在秦巴山区、罗霄山区、乌蒙山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区、原中央苏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等8个贫困地区开展了科技扶贫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其中,绿茶品种改良团队成员在四川巴中市的扶术帮扶获得巴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帮扶成效还被写入了2017年巴中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总结中,杨亚军研究员对体系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他强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自2007年启动以来已走过10年,10年来在体系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体系对茶产业所作出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业界的认可,但绝不能止步于此。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更应抓住机遇,继续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干拼搏的精神为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做到“体系与产业同发展,专家与体系同成长”,切实为茶产业谋振兴,为茶农谋幸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