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简报» 正文
【广元日报】一生为茶,两脚沾泥,千里奔走26年,茶教授白堃元情系广元
作者:唐彪      来源:广元日报     发布日期:2023-07-10     点击:      【字号:    

一生为茶,两脚沾泥,千里奔走26年,茶教授白堃元情系广元——誓把茶山变金山

071001_1.jpg

白堃元(右二)在茶园指导茶农。(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071001_2.jpg

2022年3月24日,青川“白叶一号”开采上市,当地群众将第一杯新茶敬给白堃元。

071001_3.jpg

在白堃元等的指导下,到去年底全市有涉茶农户6万户,涉茶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图为茶农采摘春茶。

071001_4.jpg

在白堃元的帮扶下,广元已种植黄茶5万多亩。图为旺苍县木门黄茶产业园一角。

071001_5.jpg

白堃元给茶农指导茶园虫害防控。(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人物名片】白堃元,男,1940年9月生,1963年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茶业系毕业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被广元市、旺苍县授予“荣誉市民”。1997年起,白堃元将浙江的茶产业“嫁接”到四川广元,让茶产业逐渐成为广元的优势农业产业,帮助众多农民脱贫致富。

游大美蜀道,品广元好茶!

“‘广元黄茶’用‘中黄1号 ’鲜叶为原料,以绿茶工艺加工而成,是我国名优茶大家族的一个新秀”“青川白茶吸收安吉白茶和‘七佛贡茶’加工工艺,形成了高海拔地区白茶产品的特有品质”……

青川县蒿溪回族乡地坪茶园能体验大唐茶事盛景、回族水乡风情;旺苍县木门镇茶旅融合AAAA级景区可感受红色文化,体验采茶、制茶……

今年4月以来,随着广元市文化旅游和茶产业推介系列活动的陆续举行,成都、杭州、重庆、兰州、西安等城市的市民纷纷感受到了广元茶产业绽放出的全新魅力。

广元为何有好茶?广元茶旅咋融合?

或许,在2018年5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白堃元的殷殷期许便是方向和路径——“今后,茶叶在广元将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更要结合生态发展、结合农旅发展,不断增加茶产业的附加值,让青山变金山,真正做到以茶富民。”

初心如磐

扎根广元让茶乡种好茶

1996年,根据中央东西扶贫协作的部署,浙江省与四川省确定对口帮扶关系。

当时,建市仅11年的广元,基础差、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非常贫乏,有的甚至在温饱线上挣扎。

回忆1997年第一次到广元考察的情形时,白堃元直言,他有“异常”发现——古称“葭萌”(意思是“茶叶生长的地方”)的广元,因为技术落后,茶叶品质差,当地人宁愿喝白开水也不愿喝本地茶叶。茶农年人均增收不过数十元,不少茶农认为种茶没前途,纷纷外出打工,全市茶园萎缩到不足4万亩……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白堃元没有“视而不见”,而是决定帮助广元收拾好茶叶的“烂摊子”,因为他骨子里认定:“我们做科学研究的初心,就是要解决茶产业的重大问题,要为茶农服务!”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仔细分析对比广元各个县区的地理、气候等条件,白堃元得出结论,青川和旺苍两县山高雾多,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种植。之所以没有产出好茶,问题的关键在于茶农们小农模式下的种茶制茶方式——“茶园的杂草长得比茶树还高,炒茶用的是炒菜的锅!”

直面这些问题,初心如磐的白堃元勉励自己,“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广元空有好山好水却没有种茶技术,这是我作为共产党员发挥特长、报效祖国的大好机遇!”

之后的日子里,白堃元把自己当作半个广元人,拿出200天的时间奔波在茶山和茶农之间。头戴藏青色鸭舌帽,鬓边下露出几丝银发,说话带着江浙口音,说到茶叶便会兴奋起来……这是白堃元留给广元茶农最为深刻的印象。

开办免费培训班,面对面教茶农使用炒茶机器;把讲堂放进茶园,手把手教茶农管护茶园,一对一指导茶树品种更新……白堃元和当地工作人员一起大量印制教材和现代化茶园建设的图文资料,把种茶、采茶、加工、包装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倾囊相授,而对一些心急的茶农,白堃元则苦口婆心地劝导,“不要急着挣钱,要先掌握技术,种出高品质茶叶”“茶苗从栽种到收获要4年时间,茶叶品质好了才能卖高价”……

几年下来,在白堃元的推动下,除了浙江省与广元签订《对口帮扶、恢复发展广元地区茶叶产业协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龙井43号”茶苗也被成功引种到广元……广元茶农小农模式下的种茶制茶方式实现了破题,愿意种茶的群众也逐渐多了起来。

匠心如炬

深耕广元让好茶卖好价

2000年,到了退休年龄的白堃元主动向单位递交继续对口帮扶广元的申请书。就这样,白堃元一直坚持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地震突然袭来,致使广元刚发展起来的茶产业陷入困境。

地震发生时,白堃元正在旺苍县指导茶农。让人感动的是,尽管余震不断,但他却没有离开广元,而是留下来编写《灾后重建培训手册》,为灾后恢复茶叶生产而忙碌奔波——白天给茶农上培训课,晚上就和十几个人打通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从不言苦、不叫累。他说:“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我就是希望让农民都过上好日子。”

在白堃元、茶农等的共同努力下,茶产业成为地震后广元复兴的第一个产业。震后不到3个月,广元青川仙雾茶厂一条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便运转了起来。

“农民自己家里没什么好吃的,但都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只有帮助他们种出好茶叶,农民日子好过一点,我才心安。”白堃元不但这样说,更将其转化成了具体行动。

在帮助茶农种好“龙井43号”的基础上,白堃元以广元良好生态优势为依托,把在浙江选育的“中黄1号”新品种(芽头黄色、富含营养、产量稀少,被誉为“黄金茶”)引种到广元,助推广元打响茶叶品牌。

为了帮助茶农种好黄茶,白堃元用3年时间为广元建立黄茶标准体系,系统开展栽培、加工、贮藏等20余项试验,收集5.7万余个数据,最终形成《广元黄茶栽培技术规程》《广元黄茶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和《广元黄茶》团体标准。

跟随白堃元学习多年后,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旭伦对他的敬业精神深有感触,“那时候,白老师天不亮就到基地,检测每个不同时间段黄茶的生长状态,测试鲜叶含水量等数据,对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核实才放心。”

患难与共,山海相守,情深谊长。

在浙川两省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白堃元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将广元茶叶企业负责人、茶叶合作社带头人等组织起来,到浙江参加管理、营销等知识的专班培训,帮助他们开拓眼界……

经过不懈努力,青川、旺苍两地涌现出一大批种茶专业户,广元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广元茶叶的价格也不断攀升。

臻心如初

情系广元让茶业走好路

从与茶结缘到一生为茶,白堃元臻心如初,把“农民”放在了心中非常重要的位置。“真心为农民着想”的他经常教导身边的青年要用心和农民交朋友,让科技真正解决农民急需的问题,尽力帮助农民找到、找准发展好产业的路径。

修枝、锄草、施肥……近段时间,尽管酷暑难当,但青川县嘉发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级技师罗嘉发依旧穿行于茶园,忙着对茶园进行夏季管护。

作为白堃元的“徒弟”之一,罗嘉发已成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佛贡茶茶饼制作技艺的第46代传承人,现种植经营茶叶480多亩,带动周边800多户茶农从事茶叶种植经营。今年以来,产出干茶6000余斤,实现产值280余万元……“白老师是真心在帮我们,不但给我们教技术讲方法,还让我们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茶产业增收致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据统计,到2022年底,广元茶园面积已从最初的4万亩扩大到50万亩(其中,黄茶5万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茶基地),茶叶产量1.6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65亿元,全市涉茶人数达23万余人,涉茶农户6万户,涉茶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广元的茶山正变成“金山”,广元的茶叶正变成“金叶”。

广元市文化旅游和茶产业推介系列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83岁的白堃元也没有闲着。

在杭州收到广元今年产的新茶后,白堃元亲自上阵,带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年轻的科研人员们,从茶叶颜色、茶叶香味、茶叶味道等方面进行了审评……

随着年事渐高,不能再频繁奔波于杭州和广元之间,白堃元把科技帮扶的“接力棒”交给了年轻人,“不同的时代,要有不同的人来引领产业发展。重要的是始终有人在农民身边,所里的年轻人我很放心!”

2015年,为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薪火传承”活动。在活动中,王新超正式拜白堃元为师。

“在8年的时光中,我深深感受到白老师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敬业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王新超表示,如今广元的茶产业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茶致富的梦想已经实现。未来,他们将继续以白堃元老师为榜样,做一生为茶、两脚沾泥的科学家,继续深耕广元,打造因茶兴业样板。

为民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在广元,为了表达对白堃元千里奔走26年倾情付出的感激,茶农们不仅把每年的新茶寄给他,还以诗为记:“雨阳草帽且生风,田间地头常现身;铁杵成针功不负,奉献茶农一片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