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蔚,副编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茶叶》执行主编,长期从事茶叶科技期刊的编辑、运营和管理,以及茶叶文献分析与研究工作。
进入研究所24年来,翁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记录着茶产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用默默无闻的工作奉献于不断前进的时代。2010—2017年,她连续8年作为主要执行人参与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主持/参与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项;副主编/参编著作8部;发表论文及会议资讯报道近百篇;编辑著作、教材和论文集15部,800多万字。先后获得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骏马奖、第二届华东地区优秀编辑奖、优秀科技期刊编辑、优秀期刊编辑等多项荣誉;被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妇女工作干部”、浙江省省部属企事业优秀工会工作者、中国茶叶学会优秀女茶叶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平凡工作中记录不平凡时代
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是这个时代“三农”工作的华彩乐章,记录这段历程,探究辉煌轨迹,思考变化成因,工作虽然平凡,但却是推动茶产业继续前行的力量之一。不管是担任《中国茶叶》执行主编,还是《茶叶科学》责任编辑,翁蔚始终坚守“三农”工作者的精神家园,乐于奉献,不计名利;始终坚守服务茶叶产业的初心,不断创新求变,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新成果;始终坚守编辑人的职业操守与素养,几十年如一日,“甘为他人作嫁衣”,在一期期、一册册期刊精彩呈现中,隐身其后,默默奉献。
作为执行主编和责任编辑,她累计编辑《茶叶科学》和《中国茶叶》3000余万字。《茶叶科学》是目前茶叶期刊中学术水平最高的期刊。《中国茶叶》是目前全国发行量最大,与名茶、名企、名品关联度最高的期刊,纸刊读者遍布全国31个省(市);网络版读者遍布亚洲、欧洲等六大洲118个国家,机构用户总数达2266个,对推动科技服务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精益求精中体现责任与担当
编辑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对一字一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须精准把握、严格要求,认真把关、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是其职业要求。在担任《茶叶科学》责任编辑过程中,翁蔚对稿件质量严格把关,推行规范的审编校流程,开展学术不端检测,实施数字化优先出版等,《茶叶科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稳步提升,影响因子等期刊质量指标遥遥领先于其他茶叶期刊。自2000年以来,《茶叶科学》一直入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同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等行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并被CA(美国)、CABI(英国)、JST(日本)等数据库收录。2009—2018年期间,《茶叶科学》连续10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资助,并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特等奖、一等奖。
《中国茶叶》作为业界影响较广的茶叶传统媒体,虽然拥有一定的读者基础,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在传播广度和速度等方面受到严峻的挑战。翁蔚提出,只有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才能凸显刊物特色,确保《中国茶叶》杂志的生机与活力。在她担任《中国茶叶》执行主编以来,在严把刊物质量关的同时,积极调整期刊栏目,深入产业一线,研判市场动向,策划重点专题,回应时代关切,先后组织策划改革开放40年茶产业发展回顾、饮茶与健康科学解读、茶叶机械化采制等20多个重要专题,极大地提升了刊物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扩大了《中国茶叶》在业界与社会的影响力。2020年,《中国茶叶》专题·综述栏目获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奖。
同时,她还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主导开通了中国茶叶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平台,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推广传播通路;创办多种服务活动,使刊物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服务内容更加多样。近年来,以《中国茶叶》杂志为平台,推出各种特色鲜明,为地方和企业量身定制的研讨会和沙龙,开办特色茶类加工研习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已成为产业一线广为认可的“精品模式”,彰显了专业期刊的责任与担当。
在爱岗敬业中书写人生历程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战争年代更多地体现在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中,而在和平年代则更多地体现在爱岗敬业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取舍中。工作中翁蔚始终发扬新时代“三牛精神”,以只争朝夕的拼劲、不负韶华的闯劲扎身在岗位忘我工作,把好好干活、干出好活当作硬道理。她始终做到为人厚实、生活朴实、工作务实,以良好的形象和出色的业绩赢得领导、同事和读者的赞誉。
昂首的是稗子,低头的是稻穗。翁蔚数十年如一日艰辛付出,初心不改、甘于奉献,正是她低头深情注视脚下茶山茶园的殷殷情怀,也是对最美劳动者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