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简报» 正文
【浙江之声】83岁退休“茶教授”26年千里奔走教种茶
作者:蔡吉康      来源:浙江之声     发布日期:2023-06-05     点击:      【字号:    

今年83岁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白堃元,科技帮扶四川广元26年,“手把手”将浙江的优势茶产业“嫁接”到广元,帮助当地走上致富路。

060501_11.gif

走进位于杭州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感官审评室,茶香萦绕,白堃元和两位专家正在对四川广元寄来的四份黄茶,从外形、汤色、滋味等方面进行感官审评,随后这些茶还将送到实验室进行农残等指标的检验。

白堃元说,十年前他们把在浙江选育出的‘中黄1号’茶叶新品种引种到了四川广元市旺苍县,如今当地黄茶茶园已经发展到5万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茶基地。从这几年的审评来看,当地黄茶品质一直在提升。“应该讲广元的旺苍种黄茶它有适合的地方,做得好可能比我们浙江种的还要香。为什么?因为海拔高,海拔升高它的氨基酸含量会提高,氨基酸是带鲜味的东西。我们把品种带过去,加工方法也是我们所里带过去的。”

060501_22.gif

1997年,时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的白堃元第一次来到对口帮扶的四川广元青川县、旺苍县时,当地群众人均年收入还不足1000元。他跑遍了每个乡镇,发现当地虽然有悠久的茶叶史,但是茶叶种植、加工等方法十分粗放。“我去的时候茶树都堵在草丛里面的,你看不到茶。(他们)采一些,用家里的烧饭锅炒的,那泡出来的茶像酱油一样的。”

深入调研后,白堃元带领乡亲打理茶园,引种由中国茶科所选育的‘龙井43号’品种,传授种植、加工技术,为青川和旺苍制定茶产业规划、打造茶叶品牌。“我请我的老师来讲理论课,我还请我们的工人师傅一起去现场炒给他们看,炒龙井茶的手法教授给他们,因为龙井茶的十大手法能够掌握的话,要炒其它的绿茶都是可行的。把他们当中优秀的人送到杭州来学习,他们掌握这个技术以后,茶叶品质一下子就提高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青川是重灾区之一,白堃元爬上茶山,看着满目疮痍的茶园,编写了《灾后重建茶叶技术培训手册》,他白天给茶农上培训课,晚上与十几个人打通铺,有时刚合上眼,余震就来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原本应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白堃元,在四川一待就是20年。20年间,四川广元茶园面积扩展了10倍达到40万亩,茶叶产值扩大了100倍达到20亿元,茶农年均收入提高50倍达到12000元。这片叶子成为了广元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060501_33.gif

如今,中国茶科所的年轻专家接过了白堃元科技帮扶广元的“接力棒”,再过几天,科技服务团队又将前往广元,复盘当地今年春茶生产,并且开展指导。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丁长庆说:“老一辈身上不光有艰苦耐劳的精神,还有非常渊博从一线得来的经验,我们现在有新的仪器设备在应用,但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动态观测等还是依赖经验的积累,还是要向老一辈的学习。作为我们这些年轻人,肯定是要不断深入一线,从产业中发现问题,从老一辈专家手中接过科技帮扶的接力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