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内茶香氤氲,“十载坚守薪火传·四海共扬茶艺承”第十届茶艺师资班毕业茶会在此隆重举行。这场承载着十年育人成果的茶会,不仅是对461名学员成长历程的回顾,更是对中国茶艺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
茶会现场
“茶艺师资班的开设,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不仅了激发千年茶文化守正创新的文化之浪、扩大茶消费群体的产业之浪,更推动中国从产茶大国迈向茶业强国的时代之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表示,这一创新举措正通过师资链的叠层效应,全面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2002年,中国茶叶学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率先开启茶艺师、评茶员等专业化培训,播下茶业人才培养的“希望种子”。经过二十载深耕,构建起“技能人才为塔基、专业人才为塔身、师资人才为塔尖”的金字塔型培养体系,逐步形成权威师资矩阵——组建由中国茶科所资深科研人员、高校茶文化研究学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构成的近200位名师专家库,其中正高级职称专家占比达65%。累计培训学员超10万人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经专业、通技能的茶业人才,已然成为茶业培训领域公认的标杆与“黄埔军校”。
随着市场需求的井喷式增长,2013年面对“产业热、人才缺”的矛盾,两机构开创性推出“茶艺师资专业化培养”计划。2015年首创茶艺师资班,邀请60余位权威专家授课。数据显示,十届师资班共培养学员461名,覆盖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更有来自荷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员慕名而来。其中,13名学员在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获得人社部“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成为行业标杆。
优秀毕业生代表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精湛的茶艺技艺,更领悟到茶文化的深厚内涵。”本届毕业生代表杜阳说。
教学过程中,师资班特别注重实践创新。从传统茶艺展示到《驯沙记》《袅袅茶香·璀璨星光》等创新主题茶艺,学员们将茶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巧妙融合,展现出新时代茶艺的多元魅力。第八届学员许莎莎带来的主题茶艺表演,更是将茶道精神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赢得全场掌声。
茶会现场
十年来,茶艺师资班的毕业生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第二届学员爱新觉罗毓叶作为优秀代表发言时感慨:“师资班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份传承的责任。”从西班牙专程返校的郑陈海燕等海外学员,也将中国茶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茶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权威赛事中,师资班学员屡创佳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亲自为获奖学员颁发亲笔签名的《陈宗懋传》,勉励他们继续为茶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学员与专家合影
当前,中国茶文化正迎来更广阔的传播空间。茶会现场,学员彭天嫒带来的《茶和之路·美美与共》主题茶艺表演,生动诠释了茶作为文明交流使者的独特价值。这款融合多国茶艺特色的表演,象征着中国茶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耕耘,薪火相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中国茶叶学会通过茶艺师资班这一平台,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专业茶艺人才,更构建起茶文化传播的广阔网络。这场毕业茶会既是对过往十年的总结,也是茶文化传承新征程的起点。正如本届毕业主题所言——十载坚守薪火传,四海同心扬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