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简介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格鲁吉亚6号为母本,福鼎大白茶为父本进行人工,对杂交后代进行单株选育而成。
审定情况:2010年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品种
审定编号:国品鉴茶2010014
特征特性:灌木型,中叶类,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椭圆形,稍上斜状着生,叶色黄绿,叶面微隆,叶身稍内折,叶质中,叶基楔形,叶尖钝尖。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春季养芽萌发早,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3%,茶多酚23.8%,咖啡碱3.5%,酚氨比5.61。制绿茶品质优,适制单芽或烘青类名优绿茶,制烘青茶肥壮嫩绿,茸毛披露,香气清高。抗寒、旱性强,抗病性强。
产量表现:产量高,品比试验产量比福鼎大白增产137.0%,达到极显著水平;全国区试比CK增产29.30%~127.77%,成都、武汉点与CK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栽培要点:适应性强,对园地条件要求较低。茶树生长势旺盛,一般采用单行双株条栽,定植前开深30cm深种植沟亩3000kg农家肥作底肥。苗期定开进修剪和肥培管理参照其它品种。一般定植后2足龄可投产,3-4年进入丰产期。采茶时应分批及时嫩采,成龄茶园连续采摘数年后,蓬面需轻剪整枝。
适宜区域:西南、江南、江南和华南绿茶和红绿兼制茶区栽培。
引种示范区:已在浙江、四川、贵州、陕西、重庆、河南、山东、江苏等省有引种栽培
二、首席专家简介和联系方式
杨亚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第十一届党代表。主要从事茶树育种和种质资源的研究,在茶树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品种生理、种质资源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首次系统研究茶鲜叶化学成分与红、绿茶品质的关系,建立了利用苗期鲜叶化学成分预测红、绿茶品质的数学模型,为茶树育种早期品质鉴定提供了理论参考。先后对茶树抗寒、氮素营养差异、休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茶树抗性育种和育种生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第一个国家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多项,获得科技成果9项,其中省部以上奖励6项,主持和参加育成了“中茶102”、“中茶108”、“中茶302”等9个国家、省级主推良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培养研究生13名,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篇,主编或参编科技著作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