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茶教授”白堃元,阅茶无数。
曾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的他,对手中的两杯茶看了又看,品了又品。看的是外形和汤色,品的是入口之清香、回味之甘甜。
这两杯茶,不一般。这是四川省广元市茶农给他寄来的新茶。包裹收件人那一栏里写的是“白老师”。1997年,年近60岁的白堃元成为浙江对口支援广元的技术专家。从此,他便奔走在大山中,帮助茶农种下好茶、卖出好价。
这份情,一结就是26年。茶叶,已经成为广元富农的“金叶”。
走遍广元寻药方
“我们的初心就是为茶农服务。”这是共产党员白堃元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这句话,白堃元20多年如一日,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全身心投入到山高路远的帮扶之路。
当年,白堃元刚来到广元时发现,这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尽管全市有近4万亩茶园,但种出来的茶叶却卖不上价。
“当时不少茶农都摇着头告诉我,种茶没前途,还不如外出打工挣得多。”白堃元回忆。
“我不相信,一个种茶历史这么悠久的地方,会种不出好茶?”带着心中的疑问,白堃元几乎走遍了广元的每一个县区。
正是这份凡事刨根问底的执着,让白堃元找到病灶,开出药方。
原来,广元常年雾多降水少,虽然土壤的酸性程度很适合茶叶种植,但土壤普遍存在酸碱性不一的问题。而且由于光照时间少,作物种植的积温也较低,属于次适宜种茶地区。
此外,白堃元还了解到,当地的茶叶竟然是用炒菜的锅炒制的,导致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就像酱油一样。
尽管当地发展茶产业的难度不小,但怎能不试试就放弃。经过两个多月的综合调研,白堃元认为当地茶产业应该瞄准低碳、有机,标准化、品牌化的精品高端茶。
“当地分布明显的立体气候,加上水土富硒、富锌的优势,非常适宜发展高端有机茶。只要注意茶园选址,提高种茶、采茶和制茶技术,市场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在余震中救茶
有了思路的白堃元,立马行动起来。指导产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茶树品种、建立标准园区、培育技术人才……白堃元都亲力亲为。
从此,白堃元有了两个家,一个在西子湖畔,一个在巴山蜀水。
随后的十年,白堃元几乎走遍广元当地每个乡镇。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奔波在茶园、种植大户、茶农间,将种茶、采茶、加工、包装技术倾囊相授。
就在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时,2008年的那场汶川地震,不仅令广元严重受灾,还使当地处于发展初期的茶产业陷入困境。
地震发生时,白堃元就在广元的旺苍县指导茶农。
看到震后的满目疮痍,白堃元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复兴当地的茶产业。
白堃元再次爬上茶山,编写《灾后重建茶叶技术培训手册》。“我讲课有一些江浙口音,怕当地人听不懂,就编写了手册。”他说。
尽管当时余震不断,但他还是坚持在当地开展茶叶生产培训课。“一开始还担心茶农不肯来,没想到第一期就来了100多人,整堂课没人提前离场。”白堃元回忆。
就这样,他白天给茶农上培训课,晚上就和十几个人打通铺。“有的时候刚合上眼,余震就来了。”白堃元说。
“那时候,白老师天不亮就到基地去检查茶叶生长状况,晚上回来还要检测数据,一丝不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丁长庆告诉记者。
在白堃元和当地茶农的共同努力下,茶产业成为地震后广元复兴的第一个产业。震后不到3个月,广元青川仙雾茶厂一条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便运转了起来。
回忆这段经历,白堃元最想感谢的还是当地的茶农:“看到了他们,我才看到了广元茶业复兴的希望。”
茶山变金山
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截至今年4月,广元的茶园面积已经从最初的4万亩扩大到了40万亩,产值近20亿元,分别是帮扶初期的10倍和100倍。
不仅如此,茶产业的兴旺也带动了当地居民致富。
在青川县蒿溪乡经营茶厂的袁树先是白堃元的“高徒”。
袁树先告诉记者,以前的广元,山连着山,靠土地挣不了钱。
如今的袁树先在白堃元手把手的指导下,不仅成了创造茶业年产值700万元的致富带头人,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
“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白老师为广元乡亲带来的利好,现在我也要尽我所能拉大家一把。”袁树先说。
由此可见,让一片小小的茶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金山的秘诀,在于科技工作人员以技兴茶、兴茶富农精神的传承。
如今的白堃元虽然年事已高,不能再频繁奔波于杭州和广元之间,但在传授技艺这件事上,他还是亲力亲为。“只要我还在,我就要把这门技艺教给大家,让年轻人接过科技帮扶的‘接力棒’,让他们成为科研成果和农民之间的桥梁,让科技解决农民的种植问题。茶农生活变好了,我才安心。”白堃元说。